在北京,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表示,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蹟和精神是激勵前進的強大動力,需要永遠記得,要講好抗戰英烈故事。國家先後公布4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、遺址294處,以及著名抗日英烈、英雄群體1128名。將以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、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、英雄群體名錄為契機,進一步保護、管理及運用抗戰烈士紀念設施,在全社會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。 馬飛雄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記者會說,為加強烈士陵園提質改造,投資2.7億元,實施43個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項目;實施全國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,補助資金20億元,推動7.7萬餘座零散烈士墓遷至烈士陵園。 另外,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說,目前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。據統計,全國抗戰主題不可移動文物有逾1萬處、可移動文物有逾50萬件、套。他形容,抗戰文物系統保育格局基本形成。全國累計實施逾3000項抗戰遺址保護修繕、陳列展示、環境整治工程及館藏抗戰文物保護修復項目,重要抗戰遺址重大險情得以消除,館藏抗戰文物保存狀況明顯改善。 孫德立又表示,抗戰紀念館體系基本建成,「十四五」期間新建改擴建近20間抗戰紀念館、全國備案抗戰紀念館達257家。全國年均舉辦抗戰主題展覽逾500餘個,超過6000萬人次觀眾走進抗戰遺址及場館。